细胞融合大揭秘!三种超实用方法大比拼
Mon Sep 08 00:00:00 CST 2025毕合生物|MBC新闻编辑
细胞融合那些事儿,这可是实验室里的硬核操作,快拿小本本记好啦!
化学诱导融合:简单又实惠
首先出场的是化学诱导融合,靠的是聚乙二醇(PEG)这个神奇的小家伙。它能悄悄改变细胞膜的表面张力和流动性,让细胞膜乖乖地融合在一起。操作起来超简单,成本也低得感人,简直就是实验室里的性价比之王!
细胞培养到对数生长期,密度达到1 - 2 × 10^6 cells/mL就行啦。用胰蛋白酶轻轻一处理,细胞就悬浮起来,离心机转一转,细胞就收集好了。再用无血清培养基洗两次,把残留的血清和培养基成分都赶走。然后,选好合适的PEG浓度,通常是30% - 50%(w/v),40%用得最多。PEG作用1 - 3分钟就足够啦,时间太长细胞会受伤,太短又融合不好。操作完后,用无血清培养基一稀释,离心收集,融合细胞就搞定了!不过,这种方法也有缺点,PEG可能会对细胞造成毒性,融合后的细胞还得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,有点麻烦。
电融合技术:高大上的新宠
接下来是电融合技术,这可是近年来的先进技术。通过施加电场,细胞膜就会极化和穿孔,然后就融合啦。融合效率高,对细胞的损伤还小,宝子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试试啦?
细胞还是得先培养到对数生长期,收集、洗涤后,用含有高浓度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电融合缓冲液重悬。电融合仪的电场强度一般在1000 - 2000 V/cm,1500 V/cm最常用。脉冲宽度在1 - 100 μs,10 - 50 μs用得最多。把细胞悬液放进电极杯,设置好参数,启动电融合仪,观察细胞形态变化,确保细胞膜极化和穿孔。电脉冲一完成,加入无血清培养基稀释,离心收集,融合细胞就到手啦。不过,电融合仪价格贵,操作技术要求也高,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。
病毒介导融合:高效率但有风险
最后是病毒介导融合,靠的是病毒表面的融合蛋白。仙台病毒和灭活的流感病毒是常用的病毒。先培养病毒,测定滴度,然后细胞准备、洗涤、重悬,把病毒上清液加入细胞悬液,让病毒滴度达到10^7 - 10^8 pfu/mL。37°C孵育30 - 60分钟,让病毒吸附到细胞表面。控制好病毒浓度和感染时间,感染完成后,稀释病毒上清液,离心收集,融合细胞就能培养啦。这种方法融合效率高,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,但生物安全风险大,操作复杂,病毒滴度测定也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