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脂糖凝胶电泳超详细攻略
Mon Aug 11 00:00:00 CST 2025毕合生物|MBC新闻编辑
做分子生物学实验,琼脂糖凝胶电泳可是必备技能
1️⃣ 原理:分子筛效应+电泳原理
琼脂糖凝胶电泳,听起来高大上,其实原理超简单!琼脂糖是从藻类里提取的多糖,把它加热溶解在缓冲溶液里,冷却后就形成凝胶啦。这个凝胶有很多小孔,孔径大小跟琼脂糖浓度有关,浓度越高,孔就越小。
当核酸分子在电场里穿过凝胶时,小分子能快速通过小孔,大分子就被卡住,移动得慢。这就像是筛子一样,把不同大小的核酸分子分开啦。而且核酸分子带负电荷,在电场里会往正极跑,这就让它们分得更清楚啦。
2️⃣ 构造:四大关键部件
电泳槽:这是电泳的“主场”,上下两部分,上部放凝胶,下部装缓冲液。电泳槽两端连着正负极电极,给核酸分子提供“跑道”。
凝胶托盘:用来制备凝胶,上面有梳子状的样品槽模板,凝胶冷却后拔掉梳子,就形成了样品槽。
电源:给电泳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场,电压和电流可调,控制核酸分子的“奔跑速度”。
缓冲液:维持稳定的pH值和离子强度,让核酸分子在电场中顺利迁移。
3️⃣ 步骤:手把手教你做实验
① 制备琼脂糖凝胶
根据实验需求,称取适量琼脂糖粉末,加入缓冲液,加热溶解,倒入凝胶托盘,插入梳子,冷却凝固后拔掉梳子,样品槽就做好啦。
② 准备样品
把待分离的核酸样品加入上样缓冲液,混合均匀。上样缓冲液里有甘油让样品沉下去,还有染料方便观察。
③ 上样与电泳
把凝胶放入电泳槽,加入缓冲液,用微量移液器把样品加入样品槽,注意别有气泡哦。连接电源,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,核酸分子就会在电场作用下往正极跑啦。
④ 染色与观察
电泳结束后,把凝胶放入染色液中染色,再用蒸馏水漂洗。最后把凝胶放在紫外透射仪上,就能看到不同大小的核酸分子形成的条带啦。
4️⃣ 电压和时间:影响分离效果的关键
电压:电压越高,核酸分子跑得越快,但过高会使凝胶发热,降低分离效果。一般电压在5 - 10V/cm之间。
电泳时间:时间越长,核酸分子跑得越远,但过长会导致条带模糊。一般30 - 60分钟就足够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