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院所科研院所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

用户登陆

Close
  • MBC欢迎您订购电话:4000-917-966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
首页>
行业资讯>
Western Blot实验中蛋白降解的原因与机制

Western Blot实验中蛋白降解的原因与机制

Tue Oct 14 00:00:00 CST 2025毕合生物|MBC新闻编辑

蛋白降解的生化机制

蛋白酶:无情的"剪刀手"

蛋白酶就像分子世界的"剪刀手爱德华",它们专门切割蛋白质的肽键!我们的细胞内本身就存在大量蛋白酶,它们在细胞破碎后会被释放出来,开始疯狂"剪切"我们宝贵的目标蛋白~

想象一下,当你把细胞裂解后,就像打开了装满剪刀的抽屉,如果不及时"收走剪刀"(抑制蛋白酶),那么你的目标蛋白就会被剪得七零八落!

不同蛋白酶有不同的"口味":

•丝氨酸蛋白酶喜欢切割特定氨基酸位点

•金属蛋白酶需要金属离子协助工作

•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还原环境活化


氧化作用:蛋白质的"锈蚀"过程

氧化作用就像是蛋白质的"生锈"过程。当蛋白质暴露在氧气中时,尤其是含有巯基(-SH)的氨基酸(如半胱氨酸)极易被氧化,形成二硫键,导致蛋白结构改变。

这种氧化会引起:

•蛋白质空间构象变化

•聚集形成高分子复合物

•抗原表位变化,影响抗体识别

就像你的铁制品放久了会生锈一样,蛋白质在不当环境中也会"生锈变质"哦~


导致蛋白降解的关键环节

1️⃣ 样品制备阶段的"致命伤"

样品制备是蛋白降解的高发区!想象一下,当细胞被裂解的那一刻,就像一座城市的围墙被攻破,所有的"坏人"(蛋白酶)都跑出来了!

常见问题:

•裂解液中缺少蛋白酶抑制剂

•操作温度过高(室温操作简直是犯罪!)

•裂解时间过长,给蛋白酶"充分工作时间"

•机械力过大导致热量产生

2️⃣ 储存条件:蛋白的"保鲜"危机

蛋白质样品就像是精致的海鲜,保存不当分分钟变质!

常见错误:

•反复冻融(每冻融一次,降解风险+50%!)

•储存温度不够低(-20℃对某些蛋白来说根本不够!)

•储存容器不合适导致氧化

•保存时间过长

3️⃣ 电泳过程中的隐形杀手

别以为把样品放进凝胶就安全了,电泳过程中的温度升高是蛋白质的另一个"噩梦":

•电压设置过高导致温度升高

•电泳时间过长

•缓冲液配制错误改变pH值

4️⃣ 温度波动:蛋白质的"过山车"体验

蛋白质最怕的就是温度的忽高忽低:

•从冰箱取出后长时间放置

•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不严格

•在不合适温度下进行操作步骤

这就像我们人不能忽冷忽热一样,蛋白质也经不起这种"温度过山车"!


如何判断蛋白是否降解?

怎么知道你的蛋白是否已经"遭遇不测"呢?有这些信号:

•条带下方出现smear拖尾(就像蛋白质的"眼泪")

•出现预期之外的低分子量条带

•目标条带信号减弱

•内参蛋白也出现异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