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B条带和理论大小不一致?别慌!
Thu Oct 09 00:00:00 CST 2025毕合生物|MBC新闻编辑
1、蛋白marker有问题?
换不同品牌的marker观察有没有差异
但这种例子比较少,一般情况下marker指示位置都没问题
✅建议:备两种不同品牌marker交叉验证
2、基因存在多个转录本!
可以去NCBI查阅是否存在不同转录本
不同转录本翻译出的蛋白质大小可能有差别
抗体可能识别了另一个变体哦!
✅行动:赶紧查数据库确认!
3、翻译后修饰或剪切
糖基化、磷酸化等修饰会增大蛋白分子量
有些蛋白会形成剪切体或异构体
✅解决方案:查阅相关文献确认是否存在这种情况
4、蛋白二聚体/多聚体形成
这个和蛋白样品制备密切相关!
样品制备要点:
使用质量好且新鲜的loading buffer
样本分装冻存于-80℃
每次上样前复煮3分钟(重要!)
温度优化:
部分膜蛋白100℃煮沸会形成多聚体
建议设置温度梯度:30℃、50℃、70℃、90℃、100℃
5、蛋白相对电荷变化
正常情况下SDS中和蛋白质电荷
但有些特殊情况会影响电泳速度:
富含正电氨基酸 → SDS无法完全覆盖
富含疏水氨基酸 → 结合更多SDS,电泳加快
✅排查方法:查看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
6、一抗本身识别问题
首先翻阅一抗说明书!
对比说明书标注与实际观察的分子量
✅判断标准:
差别不大+条带特异+重复性好 = 可以接受!
如果差异过大,尝试换不同品牌一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