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相色谱仪故障大揭秘!漏液、漏气、气泡全搞定
Tue Sep 09 00:00:00 CST 2025毕合生物|MBC新闻编辑
做实验的时候最怕遇到啥?当然是仪器故障啦!液相色谱仪那些常见的“小毛病”,还有超实用的解决方法,快拿小本本记好啦!
01 漏液:全封闭体系的“小漏洞”
液相色谱仪从流动相瓶到废液瓶,本来是个滴水不漏的全封闭体系,可一旦漏液,那就是出故障啦!漏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,宝子们可得注意咯。
硬件接触不当
更换零件的时候,接头接口不匹配,就会漏液。不同公司的柱子接头千差万别,同一家公司不同时期的接头也大不一样。这时候,选用PEEK接头就很不错,通用性好,手拧就能保证不漏液。要是接口匹配,操作不当也会漏液哦!力度没把握好,拧得太紧或太松都不行;滑丝就更麻烦了,这可是动手能力弱的小伙伴常犯的错,不仅漏液,还可能报废重要部件。解决这个问题,只能多练练拧螺丝的基本功啦。
使用仪器不当
用缓冲液盐溶液作流动相,实验结束后不换甲醇水冲洗,流动相就会干燥形成晶体,导致漏液。不过,输送泵漏液不一定马上修,冲洗干净,以后多加小心就行。要是检测器漏液,那可就麻烦了,一般是吸收池的问题,更换费用很高。要是能凑合用,也不一定非得马上换哦。
02 漏气:气泡的“入侵”
漏液是内部向外漏,漏气则是外部气体跑进流路内部形成气泡。宝子们可得按流路方向逐个部件排查原因,解决方法也得对症下药。
过滤头
做油液实验时,流路管里有不规则但持续的小气泡,那得看看流动相有没有脱气。即使有真空脱气机,也得先超声脱气,这样能减轻脱气机的工作压力,还能提高工作效率。要是过滤头污染了,也会出现这种现象。处理方法很简单,拧下过滤头,在稀硝酸中浸泡,超声半小时,洗净后装回去就行啦。
透明流路管
这是过滤头和输送泵之间的那段管路,要是这里漏气,可不是有点气泡那么简单,整个管子可能全是空气,操作人员还不知道,输送泵白忙活半天,流动相瓶里的液体一点没少。这种情况对输送泵很危险,因为输液泵是输送液体,不是气体,里面的液体对活塞来说就像机油一样重要。要是活塞杆还残存缓冲盐,那就极易拉伤,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。所以,预防为主很重要,液相色谱使用人员要相对固定,每台机每周至少开机一次,长期不用的话,每周也要冲流动相2小时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,才能避免这些问题。
要是流路管中漏气,可以用外力使管路充满液体。具体操作如下:
找到流路管进入输送泵的接头,拧下来。
用干净洗耳球的尖端对准管路的平整切口。
吸液体,看液面从流动相瓶里上升,离洗耳球5 cm左右时停止。
快速把接头拧回输送泵上(可能会有少许流动相外泄,这是正常现象)。
开机,打开排液阀门,启动输送泵。
等排液管中流出的溶液没有气泡时,再关闭排液阀,仪器就能正常工作啦。
03 输送泵和柱子:气泡的“小麻烦”
这些部位进了气泡,问题不大,冲掉就行啦。不过,宝子们还是要小心,别让气泡停留太久,影响实验结果哦。
04 检测器:气泡的“大麻烦”
整个流路中只要有一个气泡,检测器就会出现强烈的信号反映。检测器内部的气泡一般能被冲走,但也有很难冲掉的情况。要是检测器内有残留气泡,走基线时会时不时间隔出现直上直下的大信号峰。这时候,先试试普通流量能不能冲走,要是不行,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柱,把检测器直接连接到输送泵的出口,加大流量冲洗,肯定能把气泡冲走。